2015/10/25 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
平常宏就在"賞鳥",因為要穿過公園才能回家,裏頭的鳥生態頗豐富
利用假日參加不常去的區域(開車停到中正紀念堂附近再轉捷運與公車)到關渡公園
到達時已經快兩點,所以闖關活動通通沒參加,直接聽裝置藝術導覽
關渡自然公園不是政府經營的是委由台北市野鳥學會,平常進入要門票,辦活動時則是免費
導覽員說自然裝置藝術2005年開始舉辦,到今年已經第十年的光景,而我們居然現在才知道
這次主題是感潮,因為淡水河是一條感潮河段,潮汐在這條河川很明顯
所以新北市有個地名就叫汐止,就是潮汐的中止,而且淡水河是台灣最長的感潮河
因此這次藝術作品都是由潮汐衍伸出來的概念~(右上是關渡平原空拍圖,真的很大一區)
這個活動雖沒有媒體宣傳,但人潮頗多,台北市民果然都很踴躍愛護鳥類
左下角這隻黑冠麻鷺聽說從早上就"上班"給人看,到下午依舊沒換班,傻傻的大鳥一隻
(當天下午在中正紀念堂也看到黑冠原來牠在找蚯蚓,吃完時身體會膨脹&脖子扭動,很有趣)
上面是【潮語】台灣藝術家作品:水筆仔與河流意象表達,水筆是濕地保護功能,如同守護者
下方是去年的作品,蕨類上頭嫩芽,捲曲佇立在自然中
上圖是【地衣織程】:用感潮的同音趕流(趕流行),藉由織布機呈現製造著辛苦與環境關係
導覽老師說織布機上頭像是織一個皇帝穿的龍袍~
下方則是澳洲藝術家作品【潮月】,月桃,水筆仔(星星狀)及銀葉樹種子加上珊瑚礁排列成
真的很會利用自然界的材料,據導覽老師說颱風前的景色更美~颱風真的無情呀
左上角【潮月】那個圓圓即是月亮,潮汐是受祂影響中間還有扭轉的潮帶帶領魚群尋找之
宏宏仔細研究如何用竹子做出魚的形狀~
右下角【潮幕】,印度藝術家由印度帶來的白色布,風一吹如同在海上的帆船一艘一艘在河上
我們到人體彩繪區,宏宏挑了一隻曾經看過,對面公園最有名的翠鳥
晚上洗澡也是保護得很好,準備隔天帶著這隻"翠鳥"讓同學認識認識
想認識牠的人,可以去溜滑梯旁的池畔尋找,通常媽咪看到都是一群群飛過喔~
其實當天我們還去參加Discovery頻道舉辦的2015 特戰部隊體驗展
果然好忙的小孩,假日都在外面遊蕩!!
不過好像下周起每天都要小考,聽寫國文,考數學,考複習考到期中考(小考大考到天邊)
考試這件事情他多半也不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