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5 城南記憶-臺北城.南門口
這周宏很忙,東區運動會隔天到台南畢旅三天,9天幾乎沒功課也沒上到課
雖然小孩說第一天晚上玩到12點多,隔天同學體力耗盡,沒人再熬夜玩了
他體力很好周五晚上九點就寢,周末也沒睡回籠覺依舊精神奕奕,假日繼續玩樂
當天是移民日,台博館南門園區辦:東南亞英荷殖民建築的演講
教授針對英國,荷蘭殖民地城市複製模式清楚分析,感覺上下次旅遊又有新目標
最近帶宏聽了關於建築演講,認識古蹟後再反思的人文素養,很開心他都能有心得
城南記憶這導覽地點說實話,我們都到過,但上次那位老師都在"發餅乾"而已
還好這次呂其正老師很仔細,把前因後果日治時代發生時代背景通通有交代清楚
牯嶺街書攤是戰後日本人回日本僅能攜帶某尺寸物品,這裡成為販賣書畫中心
為了保存城門總督府圖書館館長-山中樵,回日本不適應天氣~凍死,很悲傷故事
媽咪大概按摩20年以上店,旁邊居然有那麼多日式建築存在,渾然不知道
菸酒專賣局是神祕的,這次居然警衛放假去,我們在旁邊仔仔細細端賞它
嚴家淦故居正在整修,這裡講到日本宿舍分四等級,還有和洋共居,最典型是台北賓館
孫運璿故居也是常辦活動,同樣有和與洋格局,這區多半是台灣銀行的土地及宿舍
這區巷子有著都市沒有寧靜空氣,廢棄宿舍中還存活的高聳樹木~藏身在都市中天堂
植物園以前是苗圃,日本人研究殖民地植物的地方。公園在清代並沒有存在
日本西化從歐洲那裏學了:圓環(巴黎香榭大道),建築也同時包含公園:提供休憩地方
目前整修國立歷史博物館是日治時期總督府商品陳列館,然而台灣藝術教育館
是神社,但是功俸台灣及日本人有功人士,較特別融入中國元素如漢式牌樓等
本殿的圓拱及前面水池都有伊斯蘭風格,設計師井手薰作品有中山堂,228紀念館等
跟有深度老師來,就是用淺顯易懂訴說,讓9歲到90歲的人都懂的語言認識古蹟
城南自日本時期就是個文學發源地,透過走讀N次慢慢了解
在清朝未開發的荒地,慢慢由日本人居住形成市集與商店,還好某些建築保存下來
讓我們在高樓大廈旁的巷內看到日本宿舍,主要街角旁還有紅磚白邊的紅樓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