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9/9 走讀二二八:文學之旅by二二八基金會
九月是古蹟月,這活動古蹟應該70%都走過,但切入主題是文學,透過老師有條理邊走邊讀小說
又是炎熱下午我們居然走在博愛特區,除了聽228故事外,我們認識關於228事件的文學與作家
228紀念公園之前叫新公園,清代是天后宮,從國民政府來改成中國式涼亭,地景改變是政權象徵
這裡介紹呂赫若牛車:牛車被取代造成衝擊,而日治時代水池位子現在變成228紀念碑,很熟悉裝置
尖頂代表軍隊從基隆登陸,立方形體則是大自然都是圓形,方的是違反大自然,象徵228事件違反民意
裏頭還有居然水池,池面石頭象徵陰陽,進去是走陰石出來成陽石,悲傷迎向陽光。四個涼亭內還有銅像
228紀念館前身是放送局,包圍行政長官公署時,謝娥女醫生因聽信"假消息"透過放送局說暴動是假的
結果經營診所被民眾搗毀。這裡介紹同樣是醫生的嘉義佳里吳新榮新詩:誰能料想三月會做洪水,同時
介紹舞鶴的悲傷<微細的一線香>:線香裊裊象徵飄渺無助。受難者紀念碑前簡述楊照:煙花,兩代悲傷
公園對面有介壽公園比較玩味是公園內銅像不是介壽,是林森一個從未來過台灣但到處都有林森南北路
在中山堂前之前力霸百貨舊址是台灣新生報,日治是臺灣新報(日日新報),都是當時第一大報
想像2月28日台灣人民因政治,經濟及民生積壓太久怨恨,聚集在現今善導寺,人群也擴及此
所以新生報總編輯:吳金練及主編:阮朝日,日後也下落不明。偶後新生報的橋副刊,帶出楊逵
當時並沒有台灣文學一詞,當權政府認為台灣人是日本統治受其文化影響,階級來說高於臺灣人
而主講者王有庠老師透過淺顯易懂,讓我們不懂文學能夠耐心聽完三小時導覽,主題很分明學習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