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宏上小學以後媽咪才知有所謂棉花糖理論:史丹佛大學找了上百小孩
每個人給一顆棉花糖,如果15分鐘不吃再多給一個糖以茲鼓勵
14年後再追蹤那些忍得住的小孩考大學成績比吃掉糖高213分
同時人際互動與適應力都比較強,結論是自我控制強與延遲享樂是影響成功因素
宏宏集點換禮物其實就媽咪自創的棉花糖:看得到但玩不到的滿山滿谷誘人玩具
學校社區巡禮我觀察有同學到超市結帳後就急著把整包整包零嘴裝進肚裡(某種程度shock)
當時第一時間跟老師討論著棉花糖理論,經過快一年老師回饋給我,宏跟班上成績好的同學
對於同學帶來分享零食能忍住不吃,事後媽咪跟這些媽媽閒聊彼此家庭教育,真的是很雷同
除此之外!媽咪說:『我發現越能完整陳述一件事如何發生的人,成績也不錯』,宏非常贊同
相處快兩年的同學從小地方可以觀察出每個人的【學習動機】
學校兒童節闖關(共10關)過5個就可以換禮物,動機低小孩果然早早就回來
老師說闖滿10關可以領張獎卡,滿關回來的小孩真的就是屬於比較積極那種
但媽咪一直跟宏強調,雖然動機低的人成績較不好,但交友與人際關係非常好值得我們學習
至於宏宏學習動機從小班開始就很強,歸咎重榮譽感,團體領袖風格加上好..面..子
所以考前重複地寫考卷與評量,雖然有小抱怨但這是個過..程,媽咪必須讓你承擔壓力
二上英文小考填單字已讓沒有補英文的小孩信心受到打擊到,雖班上課後英文安親超過1/3
每每成績統計出來,滿分都兩位數以上,宏上次考小考80分就倒數第七名
所以他面臨開始背正確單字,學著寫句子了!!還好到目前為止對於英文課沒失去信心與好奇
因為媽媽安親班會開"預習課",宏說這學期英文變得好容易,雖然老師也不再考拼單字
但某次閒聊中發現,班上某同學對於英文已經開始有恐懼的心情~主動&學習動機真的很重要
曾經網路上有媽媽PO高年級完全放手讓小孩複習,成績從一百分掉到80幾
嗯!!這真的是很值得討論的議題,如果哪天課本上的數學,我們已經看不懂
或者英文非常難,連答案家長會答錯,是該求助誰?補習班,家教...or放棄
這時內在心理追求到底懂或著不懂的動機是否還存在??
還是考上建中,北一女送個昂貴禮物增加外在動機獎勵來得好......(思考中)
105.4.17國語文考試跟同班好同學恰巧坐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