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3/9 內湖山水走讀趣
內湖其實是陌生地區,因為我們很少會在那裏活動,這次藉由金車導覽多多認識它
內湖地名並不是有大湖跟碧湖,閩南人稱山凹為湖!(客家人稱窩),所以山多,水圳多
這次講師是蔡伯淵老師,他在自然步道協會時我們就常聽了,這次講的是內湖地方文史
內湖路二段,三段梘頭公園是水源發源地,往公會堂算老街,日治時代這有閘門控制水流
梘頭土地公是內湖在元宵著名夜弄土地公,田頭田尾,老街頭老街尾都有福德正神保佑
因街道改建土地公曾借住在碧山巖,在內湖90%以上都是漳州人,後來才移民台灣此地
內湖公會館對我們而言不陌生,經由老師解說有牛眼窗下面有國防磚。旁邊祕密景點
當時正值二戰的統制倉存放民生用品的物質。中途經過達人女中,尋找陳悅記家族墓
陳悅記(公號)最有名陳維英,出現在三年級社會課本,俗稱老師府(任三個書院院長)
這家族出三個舉人,在老師府內有一對舉人旗,其他兩對在此墓園裡,因天雨我們沒上去
蔡老師帶領我們抄近路到了碧湖公園,這湖面積頗大水鳥生態挺豐富:白鷺家族,蒼鷺,夜鷺....
有名親子餐廳後面山稱獅頭山,象山,仙跡岩,但這山後面就是內湖紅樓,這次導讀的終點
碧湖旁邊有個大碑岸福德宮,除了保佑農民物產豐收,氣候穩定土地公爺爺,還有開漳聖王
又再次證明內湖地區以漳州人居多的事實了~(內湖碧山巖是台灣最大開漳聖王廟)
大正年間蓋的紅磚屋,主人曾經是內湖庄長,居高臨下的視野被內湖人稱的紅樓
而屋外預留孔洞是原本要擴建用的卡榫,無奈中日大戰開始,棄守此地逃難去
荒廢的古厝曾經為宮廟過,經過郭氏宗親會花了五六千萬修復,成為今日樣貌
平日除了周一公休都不收門票。聽說往上爬108個階梯能俯瞰整個碧湖~
真巧遇到上次講解志工,郭子儀,安史之亂,醉打金枝的公主病故事又再聽一遍
但這雨下了好幾天,老天爺沒有眷念我們循古之苦心,鞋子,褲管甚至包包都全濕
關於走讀真的是風雨無阻,只要有興趣聽,真的越聽越有趣~